10月17-18日,距学校七十周年华诞倒计时一年之际,医80级校友以一场主题为“四秩芳华·情谊如初”的毕业40周年纪念活动,率先为母校生辰送上深情贺礼。来自世界各地的80名校友重返温江校区,通过学术讲座、教师休息室捐建、座谈交流三大板块,在追忆青春中凝聚力量,在反哺母校中预热校庆,让这场跨越四十年的重逢,成为迎接七十华诞最动人的序章。
一曲光阴叙深情,杏林相逢话新篇——医80级校友座谈会圆满举行
10月18日,温江校区百会堂213内暖意融融,医80级校友座谈会在此拉开帷幕。学校党委书记张泽钧,校长曾芳,医80级授课教师代表刘敏如、张发荣、张之文、周训伦、李秀亮、马烈光、陈仁旭、秦宗玖及全体返校校友齐聚一堂,座谈会由医80级校友代表、学校原党委书记刘毅主持。
张泽钧代表学校党委和全体师生员工,向医80级全体返校校友的归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。他指出,医80级校友作为中医药发展黄金时代的亲历者,四十年的奋斗轨迹与母校的成长紧密相连,既是母校“立德树人”教育成果最重要的注脚,更是校史长卷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。他殷切期盼校友们继续担任学术传承的引路人、文化传播的摆渡人、服务社会的守护人,让成中医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。
曾芳为医80级校友捐建教师休息室颁发捐赠证书。这份善举是校友们对于母校教育事业的支持,将成为校庆史册中温暖的一笔。
93岁高龄国医大师刘敏如寄语,“四十年前你们带着求知的眼神走进校园,如今在母校七十华诞之际,你们带着一身本领归来,这就是对传承最好的诠释”。她叮嘱校友们坚守中医初心,以更多临床与学术成果,为母校献礼。金贝棋牌名中医张发荣以凝练诗句回顾四十年师生情谊,更以“医海扬帆四十秋,韶华岁月立潮头”之语,为医80级学子送上专属祝福。张之文、马烈光、周训伦等教师代表也相继寄语,希望校友们以“为民行医”的实绩,为母校再添荣光。
“明年就是母校七十岁生日,我们既是见证者,更要做参与者”,校友代表李继明的发言引发共鸣。宋丽、李红联等校友也纷纷表态,将在校庆前搭建起校友与母校的中医领域合作桥梁,助力人才培养,以“守正创新”的成果向母校致敬。自由交流环节中,校友们围绕学校发展积极建言,从学术论坛策划到校友故事征集,纷纷表示要以医80级的力量,为母校建设发展添砖加瓦。
校团委学子献唱的《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》《朋友》等歌曲,将氛围推向高潮。当《相逢是首歌》的旋律响起,校友们跟着轻声合唱,歌声里既有对青春的追忆,更有对母校七十华诞的热切期盼。
毕业四十载,敬师一片心——医80级校友捐赠教师休息室
10月18日,秋阳正好。校友们在志愿者的陪同下,先后参观了学校博物馆与校史馆。驻足在中医药文献文物前,凝望着校史馆老照片,校友们一边回忆四十年前的求学时光,一边惊叹母校的跨越式发展,对母校七十周年华诞的期盼之情更加热烈。
随后,“医路思源 情系杏坛”捐建教师休息室捐赠仪式在明智教二楼举行。副校长国锦琳,后勤基建处、对外合作处负责人及20余名校友代表共同为休息室揭幕,仪式由对外合作处处长、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佟枫主持。
国锦琳向医80级校友捐建教师休息室的善举表示衷心感谢。他指出,医80级校友是学校发展的亲历者,是母校建设的推动者,是中医药事业的中坚力量与开拓者。他详细介绍了学校在“双一流”建设、科研创新等领域的成果和校友会下一步的工作规划,并向校友发出建校七十周年再聚的邀请。
“树高千尺不忘根,在母校七十岁生日临近之时,我们想用最实在的方式,向母校表达心意。”校友代表李红联的发言道出了全体医80级校友的心声。她表示,捐建教师休息室,既是向坚守教学一线的母校教师致敬,也是为建校七十周年纪念活动预热,希望这份小小的善举,能为母校的教育事业注入温暖力量。
教师代表杨支才发言,感谢医80级校友为改善师生休息环境所做出的贡献,并表示全体教师将把这份关怀转化为育人动力,继续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。他同时诚挚邀请校友们“常回家看看”。
国锦琳向校友们赠送医80级毕业老照片,当泛黄的影像递到校友手中,时光仿佛重叠,也让大家共迎校庆的约定更加坚定。
杏林情深四十载,学术薪火映初心——医80级校友荣归母校悉心传艺
10月17日,弘景5号楼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,作为学校建校七十周年学术系列活动的首场预热讲座,“校友校园行——医学80级校友学术讲座”在此举行。活动邀请李继明、王敬、宋丽、王飞四位校友担任主讲嘉宾,学校原党委书记刘毅,原党委副书记沈涛,对外合作处、基础医学院、临床医学院负责人及20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这场学术盛宴。
“在建校七十周年到来之际,能把四十年的临床与学术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,是我们的荣幸。”李继明以“近百年成都地区几次疫病大流行的中医防治回顾”为题,结合地方史料与临床案例,为学子梳理中医辨证施治的逻辑;王敬聚焦“刮痧拔罐的临床应用”,用实操案例展现中医外治法的简便效验;宋丽以“针行天下,无问东西”分享海外推广中医药的经历,让学子们看到中医的国际魅力;王飞则围绕“守中医之正,创医学之新”,讲述四十年学术求索之路,为学子树立治学标杆。
这场跨越四秩的重逢,终在秋阳中落下帷幕,从学术讲堂的智慧传递,到教师休息室的温暖捐赠,再到座谈会上的深情约定,他们以赤子之心为建校七十周年奏响序曲,更以实际行动践行“与母校共发展”的承诺。
(文/对外合作处 邵兵华 唐尧垚 图/临床医学院 对外合作处 审稿/佟枫 编辑/刘承云 终审/张希)